跳转至

36岁,人生半熟

断舍离两层意义

​ 刚过去的三十五岁生日,我做了一次彻底的断舍离,这回终于把衣物成功缩减在十套之内(大理春夏秋三季的衣物几乎一样)。只留下最喜欢的,穿戴最频繁的,质量最上乘的衣裙。一边筛选舍弃,一边感叹,还是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钱,买来许多不需要的东西。

​ “太多人花费他们尚未挣到的钱,购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,只是为了给他们并不喜欢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”

​ 拥有”是看清自己的过程。没拥有过,没体验过,又何谈喜欢或不喜欢。但拥有不是目的,“舍弃”,才是做自己的必经之路。

​ “你一生所追求的功名利禄,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,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。”

人生哲理

​ 我想起曾在城市最繁华街区的街灯下,看着橱窗里昂贵美好的商品,心里升起的,是占有的欲念,是得不到的沮丧,是要拼搏为了终有一天可以得到它的豪情壮志。但当你真的凝视过一轮清澈的明月,会觉得一切拥有都是束缚啊。

​ 不知你有没有试过,夜深人静,问自己余生还想得到什么,真不容易说出口。每一项得到,都不会白来,要用余下的生命和时光去换取,如此一想,很多答案就会默默退场。

​ 我忽然明白,我所担心失去的,只是那些现在拥有的东西。人像个容器,得到一些,失去一些,再得到一些,里面装过的东西,从未真正属于我们。这容器,始终面对的,是天凉地荒,独独而立。

​ “我们想你,能够享受人生的乐趣,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,比如同你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,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,而是你自己,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。

​ 死亡是一个概念,理智上清楚,感情上却不起一丝波澜。

​ 应付得了生活的苟且,才能在人前活出一种毫不费力的清雅从容。

​ 所谓随顺,是立于峰顶时不起狂妄,行于海底时不生卑微。真能做到如此,生活的河流才会变得更加辽阔吧。

​ 许多时候,我们对周遭的苛责,来自自己的无知,因无知造成无法理解,也就无法共情。

​ 我们做过的事,走过的路,除了给自己以生计,或许最珍贵之处,在于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,拓宽或加深那么一寸。若仍有余力,尽力让手中之事,有助于他人那么一点。世事多苦,然这一桩中,有许多许多甜。

你拥有什么?

​ 有个话题,说出你拥有的,我也说了我拥有的,写下来提醒自己,不时看看。

​ 我拥有自由。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,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自由。不用上那种看老板脸色的班,不用打卡,不用挤公交车地铁,不用受拥堵之苦。我所经手之事,皆为我所乐意,并且还自觉有一点意义。最幸运的,这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,让我获得经济独立。

​ 我拥有亲自带大自己孩子的时间,不用仰赖父母和保姆。我拥有为了养育她而重新学习了解生命的奥秘的意愿。

​ 我拥有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爱好,这让我特别享受独处,一个人待着可做的事,能想出很多很多,自得其乐,意味着我不必在无谓的社交上耗费太多时间。

所交之友,必是我乐于相处之友;所说之话,大多不是违心之言。而如此交到朋友,也如此待我,我有底气,无论贫富贵贱,他们根本不在乎。

​ 时常盘点一下人生中的“已拥有”,会让自己生出感激。然后在规划未来时,重点就会放在付出与创造上,更多关注想要做的事,而不是我还缺什么。

​ 对这世界不多取也不多予,如果得到不是为了给出,那这得到便没了意义。

​ 如果生命不是用来创造精彩,只是为了伺候这身皮囊,那这生命就如荒漠,青春着却已老了,活着也如同死去。

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要由时间来证明的事物,只能由时间来证明的事物。”如果认同这个基本的真理,那么,待在热闹里,还是与之适度保持距离,就不是一件需要费心纠结的事。

拉萨之旅

​ 在拉萨大街上游荡,路过一家小书店便钻进去,其选书标准与我习惯的城市书店完全不同,如以畅销论,那里的书可算少见的冷僻,大多数我连看懂书名都要费些劲。

​ 悻悻然欲离开,忽然扫到一本叫《与无常共处》的书,简简单单五个汉字,因熟悉而顿生好感,于是抽出它结账出门。

​ 揣着书闲逛,第一次注意到路边磕长头的藏族人。跟着他们到大昭寺门前,眼前人群分作两排,一排面向寺门磕长头,多为藏族群众,一个又一个磕下去,不见变化,也看不到停止的迹象。

​ 另一排倚靠墙根或蹲或坐,多着冲锋衣,戴头巾,看着更像来此时日不短的旅行者,他们眼睛有神却无内容,痴痴以待,又不知待什么,一时半会儿也不见起来。

​ 两排人一动一静,全无声音。这场面把我看呆了。于是捡了墙根一个空处,席地坐下,无聊地想看看磕头的何时停止,蹲墙根的何时起来。

​ 直坐到日落西山,我竟还不想起来,以为是晒太阳让人慵懒,可为何一贯心念流转不停,那时却无念无波。

​ 多年后回想,我才明白,那是生命中珍贵又难得的启示。

​ 后几日,我窝在客栈,独自坐在露台上看那本买下的薄书。时值五月底,不在旅游旺季,客栈人丁稀落,露台上更是日日只我一人枯坐,半天常能喝掉一暖瓶甜茶。

​ 那本薄书,反反复复读了许多天,没有故事没有情节,却使我几次泪流满面。并无悲伤需要抚慰,也无情绪需要宣泄。倒像是心里长出一些东西,让我先前笃定的一切变得有些朦胧。

​ 带着朦胧的疑惑,我搭车上路,除了阿里线,把从拉萨出发的所有线路都走了一遍。多年后我终于确信,那片土地有着迥异于其他地方的能量,短短两个月间,至今生命中仰赖的所有重要启示,都在那里获得。

​ 记得有一日投宿定日小城,城外是茫茫荒原,天色向晚不晚,暗空中乌云翻滚,风从耳边呼啸而过,我独自爬上一处山坡,筋骨劳顿,万念俱寂。

​ 从那天起,我便想,要往这容器里装新东西,必定要失去旧的。且看着它们,来来去去吧。

​ 多年后读到舒国治所写:“对于这世界,不多取也不多予。清风明月,时在襟怀,常得遭逢,不必一次全收也。”才觉想必所有个体感受,他人亦曾有过。我又何必汲汲于声名,生怕自己所思所感,无法使他人颖悟呢?

偶遇旅友

​ 路上遇到一位旅友,六十岁,自退休后开始骑行。

​ 我遇到他时,正逢他欲骑行至樟木边境再入尼泊尔,在拉萨休整。此前他从河北出发,骑行三个多月抵达拉萨。

​ 老人脸晒得黝黑,身材矮小精瘦,老伴几年前先走了,有一个女儿在老家安居乐业。老人将所有退休金用于骑行,自行车不是什么名牌,沿路住青旅,一晚几十块的床位。

​ 我请老人吃饭,他很开心地答应,路上行走的人少有客套。我问他为什么不在家享清福,出来遭罪不说,还危险。他说:“在家待着,越待越怕死。南来北去地骑着,忙着活。”

​ 我很幸运,在二十五岁时,老人改变了我对衰老的刻板印象,打破了对于生命的设定。记得当时被年轻的理想和欲望烧得焦灼,总觉当下时不我待,恨不得省去所有过程,直达结果。

​ 窗外不远处,古老的布达拉宫的红墙刚刚翻新,天蓝得空空荡荡,看着老人炯炯的眼神,我心中忽然对人生感到轻松。

​ 今年他六十八了,大年初一给他拜年,他正在东南亚一处小镇休整——两年前结束了环游中国的骑行,他便开始骑自行车环游世界。

忙着死,还是忙着活,自己最知!

何为现实

​ 那几个月,我在西藏许多路上,都能见到携家带口、变卖家当做盘缠,一路磕长头走到圣城拉萨的藏族同胞。有的用尽半生终于抵达,有的未能到达,更多的还在路上。

​ 一次同车的一位,探头看着窗外磕头的人,转回头时对我说:“他们在家里好好生产,提高生活水平,干点有用的多好。” ​ 我问:“什么算有用的?” ​ 他答:“就是现实一点的!” ​ 我无言以对。现实是什么?

有了一点经历后,才发现哪有整齐划一的现实。

​ 对于看重金钱的人来说,赚钱就是现实;对家庭第一的人,天伦之乐就是现实;对事业心重的人,拼搏奋斗就是现实;对痴迷自然的人,踏遍青山就是现实;对于磕长头的藏族同胞,一生到一次圣城就是现实。

和现实一样,梦想也成了不可讨论的词。有的人吃饱穿暖就要去追寻梦想;有的人要财务自由才敢谈梦想;有的人说父母在,不远游;有的人,梦想便是带着父母去远行。

女性的生育动机

当代中国女性的生育动机,大致可以划归三类:

  • 爱的溢出,即两人相爱不止,生个孩子共同养育作为爱溢出的载体,如小说里写“爱的结晶”。

  • 随大流,完成生育任务。这背后常常是老一辈给压力,以及迎合主流文化中将女性作为生育工具的声音。

  • 生个孩子来继承家产或者分家产,多出现于嫁入富贵夫家的女性。

列出今生想做之事

​ 找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,先静坐(静坐时间依从平日习惯而定)。然后拿出一张纸,从纸的最顶端开始,一一列下你今生想要做的事,无论它多么荒谬、不可思议,也不要停下,只是持续地写下它。

“直到,那个你灵魂所向的事出现,你会痛哭流涕。

“如果没有出现,则放弃。下一次独处安静的时刻,重复以上动作,直到让你痛哭流涕的答案出现在纸上。”

我当时不太知道这是基于什么原理,并不很相信,可或许是内心十分彷徨,找不到出口,索性试一试。

我那个晚上都写下了什么,至今保留在备忘录里。

确实,在某一个答案出现后,笔停顿了几秒,感到内心被重重击了一下,眼前变得模糊。

现在想来,生命中最重要的转折,都来自清楚了“这一生为何而来”之后。

几年过去了,当初的指引让自己一直身勤心安。不时拿出来看一看,就知道现实的一切,孰重孰轻。

隔了几年回头看,那些为增加财富和技能所做的忘我努力,不是白费,它让我拥有向外选择的能力。

这是人生中的底气,是感知幸福的条件之一。除此之外,重要的,是不懈地去探求“这一生为何而来”。

有一个词:“现实的理想主义者”,大概可以概括这两种追求的平衡。空有情怀而不知如何实现,那只能让别人嘲笑你的情怀。而深谙现实的辗转腾挪,却只将辗转腾挪作为目的,那与咸鱼无异。

庆山说:“业是我们没有完成彻底的事,因此你会回头看。”

“所以,好的方式是,完全地终结手里经过的每一件事,这样才能放下。”

庆山又写:“有生之年,尽量低消耗地让肉身活着,享受简单本真的喜悦,接纳一切发生。尽量高消耗地让灵魂活着,学习、劳作。然后干干净净离开。” 这是我的理想。

教育的意义

​ 因为和母亲的关系,是人一生中所有关系的基础和源头。

​ 在我们这代人身上,看到了太多妈妈是女儿一生的阻碍和功课的案例。

​ 因此由始至终,作为妈妈的我,只有一个诉求,我不要成为她人生的功课。

​ 这几年亲自带她,自己一同学习成长,逐渐能将“不成为她的人生功课”这个大的诉求,做一些细小的解读。我曾郑重其事地写在日记里,作为未来日子对自己的提醒:

  • 情绪平和。
  • 觉知/放下任何想要控制她的念头。
  • 不给她传递“未来她该怎么过”的期待,给她“你可以过好人生”的信任。(这一点,后来在女儿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中看到类似的表述:期待伤人,信任养人。非常认同。)
  • 无条件给出爱,无条件接纳。
  • 不懈地提升自己的认知,磨自己的心性。
  • 永远不要求她回报,当她成年,对她说:“你不欠妈妈任何东西,你可以了无牵挂远走高飞,妈妈也有自己热爱的事。”

弘一法师对答

一次,陶行知问弘一法师:“您对人生有什么看法?”

法师回答:“总是忙于诸多应尽而未尽之事,还未及想过对人生的看法。”

这几年,真正悟出了其中的意味。

如雷蒙德·卡佛所写:

“我们能够带进坟墓里去的,归根结底,也只有已经尽心尽责的满足感,以及拼尽全力的证据吧。”

真正的自由

​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?是不再为了自由而要挣脱什么,是在束缚里没有了束缚感,是心无所住,内心没有边界和围墙。 最终,是“自由”这个选项,彻底消失在你的人生命题里。

《心经》中一句“心无挂碍”,说尽了我所苦苦追逐的自由。以我苍白的觉知来看,心无挂碍就是:

当琐事缠身时,一件件去理清完成,不起对闲适的渴盼。

当无事可做时,享受身心的静止,不会在头脑中生出计划和对忙碌的渴求。

深切地知晓,人生每一种情境都不会永恒。

住五十平方米的房子时,满足于小空间的舒适,而不向往辽阔。住二百平方米时,能珍惜所得,而不贪图更多。

晴天,享受阳光照耀;雨天,感受温润的诗意。

喝到一杯好茶,享受口齿留香的当下,而不生起贪恋下一口的心。

需要赚钱时,不穿着情怀的外衣;追求情怀时,尽量少计较得失。

坦坦荡荡,知行合一,是心无挂碍的前提,是自由可生长的土壤。

我过去常汲汲于获得一位充满智慧的上师指引,而今明白,我的每一天的生活,琐碎或简单,欢喜或伤感,都是生命的上师。

何时让心臣服于当下,臣服于生活,臣服于一菜一粥、一念一行,心不为形役,何时便有了自由的可能。

我终于可以说,在通往自由的路上,我刚刚爬到了起点。

如何做自己

依我看,做自己的过程,包含三个层面:想做自己,见到自己,能做自己。

想做自己,在我们这一代身上,几乎是时代性的突出诉求。

若你要问,竟还有人不想做自己吗?

嗯,去看看我们的父辈一代,生长于物质匮乏和阶级斗争的环境下,他们的时代诉求是安全与富足。

当子女的总想劝他们做自己,可后来明白他们从没有过自己。

少年时要体谅父母,尽力帮衬家里;青年时为集体;中老年后为孩子,为孙子。落落一生,“自己”如浮云飘过,风吹而逝。

想做自己,之后呢?得见到自己!听上去有什么难的?

其实这真是旷古难题,古希腊要将“认识你自己”刻在神殿上。中西哲学研究几千年,不过围绕一个谜题“我是谁?”

我们大多数,在“见到自己”这个阶段便几乎费尽一生时光。

见自己和做自己有什么不同?有人总结:

“这世上,有人做了自己,却未必见自己,有人见了自己,却未必做得了自己。这是人生的尴尬。见了自己而做不了自己,是福气不够;做了自己却见不到自己,是机缘不到。”

一次和一位朋友吃饭,席中她说了一句:“多少人夜里十二点后还在熬自由,说是做自己,却不知违背自然规律,将自己独立放置一边的做自己,怎么可能实现?” 想想实在是有道理。

我们祖先信仰“天人合一”,用多少经籍告诫后代,要清楚自己是立于天地之间,来自自然,被万物滋养,我们的做自己,不可能独立于天地万物之外去实现。 今天多有人以“做自己”为目标,却只做让自己感官舒服的事,从不忍耐熬煎,一路“潇洒”,直到最后丧失了在现实世界的选择能力。

以致人生规划师古典老师要捶胸顿足地感叹:“我最怕听到年轻人说要‘做自己’!”

这其中的尴尬,或许正如尼采的总结:

“人生最艰难的时候不是没有人懂你,而是你不懂你自己。”

何时才算懂自己,尼采说: 人的精神有三个阶段

  • 骆驼,忍辱负重,一切听从别人的建议;
  • 狮子,开始说“我要”;
  • 婴儿,“我是”的状态,活在当下,享受当下。

​ 见到自己,懂得自己,是摆脱了他人的期待,超越了外界为你创造出的欲望之后,终于敢直面本性的那一刻。

你是谁?去掉职业标签,去掉世间角色,去掉种种拥有的物品后,你是谁?

当时被问到这个问题,我整整想了一天。

做自己,是当今时代尤其不易实现的一种状态。

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物品和信息,都以贩卖焦虑为手段,以致我们时常面对新的诱惑,新的物欲,新的目标,新的人设,新的生活方式,甚至新的修行方法。

穿过层层迷雾之后去做自己,太难了。

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看,做自己最大的陷阱,莫过于“活成你想成为的样子”。

这有别于“活出真实的自己”。

犹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: “我必须知晓我自己,不是我思想上想要变成的样子,而是真实的我自己。”

两者的区别细微。活成你想成为的样子,路径是: 我想要(目标导向)——去做——获得(现在以为的)理想的生活。

死亡的意义

三年后,姥姥死在北京的医院里。食道癌,做了手术,从检查出来就住进医院到离世,短短两个月,经历了现代医学进步发展出的种种“酷刑”。

我去跟她告别那日,从学校打车到医院,看到病床上小小的一个人,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。

几乎不能想象,两个月前,姥姥还是身强体壮、高大刚强的一个女人。我呆愣在床前,一句话也挤不出来,静静听家人一一说着告别的话。

后来每提及姥姥的死,家里人最后悔的,是临终前不该那般治疗。强行挽留一个本可以不必那么痛苦离世的亲人,不知道究竟是孝还是不孝。

所以妈妈时常一遍遍地叮嘱我们,如果有一天她病入膏肓,千万别给她治,让她好好地离开。

我们当玩笑话听,插科打诨地糊弄过去,心里却真的犯愁,真到那一天,未必能做出对的决定。从十八岁到现在,我人生中的如花盛年,也是家族中亲人密集离去的时期。各种各样的死法,犹如生前各种各样的活法。

从愣怔着接受到主动思考,死亡于我最大的意义,是让我对生命有了敬畏,对活着有了底线,对死去有了谅解。

再看到那些挥霍无度占有无度,以为自己会长生不老的行径,心里会觉得同情,而不再是单纯的愤怒。

有人说,向死而生,是最积极的活法。真切地知晓我们是会死的,人才会知止。

假如知道余生还有多少时日,那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,什么该执着不懈,什么该让它随风而去,就不至于总是纠结。 能抓住的,不过眼前这些岁月。趁着无常未至,心血未冷,好好做每一件手头事,好好爱每一个经过的人。

好的教育是什么

​ 好的教育,作用于看不到的内心,作用于一个人的本质。本质,即孩子长成一个完满的人,该有的内核:

  • 内在的小宇宙不被压抑——活着的自主动力。
  • 一生仰赖的对学习和求知的兴趣不被损害——一个人可持续成长的能力。
  • 与人交往的动机不是出于比较和竞争——容易发展出亲密关系。
  • 有一副好身体和伴随一生的阅读习惯。

说到底,所谓教育,不过是做父母的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。我们自身的修为,是托举着孩子的那只手臂。

个体的意义

有一天,我甚至看到她捧着一本克里希那穆提的《生命之书》……

再有一天,她忽然对我说:“我发现书是个好东西,能让人变得有见识,有能耐,还能解烦恼。”她脸上有一种对自己特别满意的神情。

我知道,从那天起,无论她未来的生活境遇是好是坏,她的心都不再容易干枯,王姐不再是原来的王姐了。

我从来没把王姐只当保姆看待,每个人来到我们的生命里,都会带来启发。

她让我看到,一个原本身处人们所说的“底层”的人,纵然负债起家(连白手起家都算不上),还是可以凭借勤奋、吃苦、勇敢、好学这些最朴素的品质,获得更好的生活。

王姐说过一句话:“横竖饿不死,怕个啥?”这句话,真有股巨大的豪气。

想拥有更好的生活,除了求好的决心,一靠勤奋,二靠折腾,三靠学习,这是我在王姐身上学到的,它不分阶层,适合我们大多数人。

生活不是苟且,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先解决生的问题,然后再选择想要的活法,活字一个舌头三点水,尝尝才知酸甜苦辣,才懂其中滋味。

生命意义

​ 像修一那样,对这场生命感到了无遗憾的老年生活,理所当然,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。就像愉悦而富有创造力的中年时光,脱胎于充分试错、不断探索、靠近自我的青年时光。

我希望女儿看到我们智慧、优雅、愉悦、满足地走完人生的末路,能让她对生命充满感恩。已为人父母,我给自己加上这样一份微小的责任。

我开始把规律的运动放在生活优先级首位,太极拳和游泳,是我为逐渐老去的生活做出的选择。其次,打磨一项技能,这既出于趣味的需要,也有助于老年时的财务状况。学个花艺、木工、咖啡、茶道、摄影、制陶、塔罗、算命等等,什么都好。

​ 老年时的平静柔和,依赖于一路上获得的智慧,需要从中年开始就练习戒与定。中年人的戒,是没有多余的损耗。他必清楚自己是谁,要做什么。确定不做的事、不涉猎的领域,懂得收敛对它的欲念。

​ 像巴菲特说的那样,列出二十件想做的事,再划出其中最想做的五件,剩下的那十五件,余生要拼尽全力去躲避它们。

​ 人到中年,还事事新鲜得跃跃欲试,没有定力和静气,不知道自己有限的精力该着力在什么地方,总会显得孟浪,而于实际生活也并无益处。 斜杠青年让人羡慕,斜杠中年,就有些迷失之嫌了。

​ 中年人里,所谓“鬼鬼祟祟的气质”,是真有的。多来自在浮躁的日子里游荡太久,失了本心,失了定力。究其原因,是生活中没有几项生定力的东西。

​ 本来,可以是规律的作息,是一两项热爱的、频繁进行的运动,是一桩总是投注时间的业余爱好,是一段日久生情的关系,是每日固定时间独处的那一段时光,是每晚睡前读十页书的小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