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中国传统五福

传统文献《尚书·洪范》的记载,“五福”最早指代五种人生理想状态,具体为:

原文:《尚书.洪范》有云:“九、五福:一曰寿,二曰富,三曰康宁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终命。”

《尚书.洪范》是后人根据箕子的话写成。论述了箕子的幸福观。相传箕子出走朝鲜时,从朝歌带走了五千殷民,在朝鲜建起箕子王朝。当他再次返回朝歌时,感慨万分,触景生情写一首麦秀歌,流传下,来被称为中国最早文人诗。

周武王灭商后,从狱中救出了箕子,想让箕子为周所用,箕子不肯。箕子仅为武王陈述治理天下的大法,就是《洪范》,提出“向用五福,威用六极”。

很多人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,但是却不知道五福究竟是哪五福。

1.寿(长寿):命不夭折且福寿绵长,强调生命的延续与健康 2.富(富贵):钱财富足且地位尊贵,包含物质充裕与社会地位的象征 3.康宁(健康安宁):身体健康且心灵平静,涵盖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满足 4.攸好德(修德):生性仁善、宽厚宁静,强调品德修养对幸福的影响 5.考终命(善终):寿终正寝,安详离世而无疾痛牵挂

“五福:一曰寿,二曰富,三曰康宁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终命。六极:一曰凶短折,二曰疾,三曰忧,四曰贫,五曰恶,六曰弱”。

这就是说,构成人生幸福的要件有五,即长寿、富足、康健平安、爱好美德、善终正寝。成为不幸的因素有六,即不得好死、多病、多忧愁、贫穷、貌状丑恶、志力懦弱。这就是五福的由来,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用五福临门来表达对未来美好的期盼。